中东这出大戏,简直是编剧喝多了的魔幻现实!前一秒剑拔弩张,导弹乱飞,全球屏息以为三战将至,下一秒却又集体“以和为贵”。
这出看似疯狂的过山车,不过是美、以、伊三方精心编排的“假戏真做”,还是有人从中作梗,将剧本彻底撕碎?揭开这场荒诞闹剧的台前幕后,看谁是真玩家,谁是冤大头。
大戏开锣,美国人上来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。B-2隐形轰炸机呼啸而过,几十枚战斧导弹直奔伊朗的核设施。这阵势,是典型的美式肌肉秀:霸道、蛮横,告诉全世界谁才是老大。
可这雷霆万钧的背后,却透着一股子心照不宣的默契,像是美国和以色列排练好的一场双簧。
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,就是那个在后台拼命敲锣的。他在国内的日子很不好过,各种丑闻和政策争议快把他淹没了,急需一场不大不小的外部冲突,来转移国内视线,保住自己的乌纱帽。
于是,“伊朗威胁论”这个老调子,又被他唱得震天响。而特朗普呢,就心甘情愿地当了那个抡拳头的打手。以色列前脚刚喊“狼来了”,美军的炸弹后脚就跟上,这配合打得,说没提前对过剧本,鬼都不信。
从情报共享到战术协同,甚至连动手的时间点,都充满了“自己人”的味道。事后特朗普的发言,简直就是内塔尼亚胡的复读机。这么一看,特朗普好像真是为了铁哥们两肋插刀,成了一个被盟友牵着鼻子走的棋子。
但你真以为特朗普是活雷锋?他要杀回白宫,手里没点“硬菜”怎么行。在中东秀肌肉,既能讨好国内那帮鹰派选民,又能让沙特、阿联酋这些天天被伊朗弄得睡不着觉的“石油土豪”们安心,顺便还能卖一大堆军火。
这一打,洛克希德·马丁的股价就涨,军工复合体的腰包就鼓,特朗普的政治献金也就跟着来了。这哪是什么谁指挥谁,这分明是一场搭伙做生意,一个出人,一个出钱,哦不,是一个出胆,一个出拳。
内塔尼亚胡需要美国的军事压力来解自己的围,特朗普则需要一场可控的冲突来收割政治和经济红利。一个眼神交汇,两人一拍即合。
这场“武装示威”的火候,被这帮老狐狸拿捏得堪称艺术。
美国的轰炸,听起来惊天动地,但事后卫星图一看,全世界的军事迷都乐了。炸弹没有去碰那些藏在山里、真正要命的核设施核心,而是精准地把几个地下设施的“大门”给炸塌了,堵住了入口。
这叫什么?这叫“敲山震虎”,而且是只敲门,不进屋。既给足了内塔尼亚胡面子,让他能在国内吹嘘“我们成功遏制了伊朗”,又没把伊朗彻底逼到墙角,给自己留足了回旋的余地。
特朗普的算盘打得更精。他就像街头打架的老手,先是冲上去猛踹一脚,然后立马跳到圈外,一边指着伊朗的鼻子骂“你敢还手试试?”,一边又把以色列推到身前当盾牌。
这么一来,他既扮演了惩罚“坏小子”的硬汉,又把自己从“侵略者”的泥潭里摘了个干净,摇身一变,成了维护地区和平的“调停人”。这一套组合拳,打得是既有里子,又有面子。
别把伊朗当傻子,德黑兰那帮人精,早就看穿了这出戏的本质。他们的报复,与其说是军事行动,不如说是一场完美的表演。他们特意挑选了防空系统最牛的卡塔尔美军基地当靶子,发射前据说还“贴心”地通过第三方渠道知会了美方。
十几枚导弹飞过去,大部分被成功拦截,剩下漏网的那一两枚,也跟长了眼睛似的,精准地落在了基地的无人区。这哪里是报复?这分明是在隔空喊话:“大哥,我这厢还礼了,面子上大家都过得去,这事就算翻篇了?”
这是一场给各自国内民众看的交代。美国秀了肌肉,伊朗还了手,双方都保住了面子,谁也没真正伤筋动骨。从头到尾,都透露着一种“打假球”的默契。
就在特朗普以为剧本可以完美落幕,自己能以“救火队长”的光辉形象赢得满堂彩时,意外发生了。他那个“生意伙伴”的即兴发挥,差点把整个舞台给点着了。
当特朗普心满意足地宣布,各方已经同意停火,准备鸣金收兵时,以色列的战机“嗖”地一下又飞了出去,把伊朗的一个雷达站给端了。
这一下,可把特朗普给气炸了。他在镜头前毫不掩饰自己的怒火,脱口而出:“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!”
这句粗口,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真实。这已经不是盟友间的小摩擦,而是一个合伙人发现自己的搭档不守规矩,在已经谈妥的生意里胡乱加码,差点把整个盘子都给砸了的愤怒。
特朗普精心设计的“我来点火,我来灭火,最后我最伟大”的剧本,被以色列这一下给捅了个大窟窿。他辛辛苦苦扮演的和平使者形象,瞬间变得滑稽可笑。
大戏唱罢,三方都忙不迭地宣布自己是胜利者。美国说“战略目标圆满达成”,以色列说“作战任务顺利完成”,伊朗也向全国人民发去贺电,庆祝“成功粉碎了敌人的阴谋”。
一片皆大欢喜的喧闹背后,谁是真正的赢家?
或许,这场戏里没有绝对的输家,但每个人都付出了代价,也都在打着更长远的算盘。
内塔尼亚胡靠着制造紧张局势,暂时续上了自己的政治生命。但他心里比谁都清楚,只有让以色列人时刻感受到伊朗的威胁,他这个“安全先生”才有存在的价值。所以,真正的和平,反而是他的噩梦。
特朗普呢,赚足了眼球,军火商也赚足了钞票。但他连自己最铁的盟友都控制不住,这一幕让全世界都看在眼里。一个连自己小弟都管不住的大哥,以后还怎么在江湖上发号施令?他那个“中东版北约”的梦想,恐怕更像个笑话。
说到底,这场二十四小时的过山车大戏,不过是一部超长连续剧里,比较刺激的一集罢了。冲突的核心——伊朗的核能力,还好端端地摆在那里。只要这张王牌还在桌上,以色列的剑就不会真正归鞘,美国的焦虑症就不会痊癒。
如今,舞台暂时安静了下来。但这片刻的宁静,或许比之前的炮火连天,更让人觉得不安。
因为谁也不知道,下一幕,什么时候开场。
免费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